2021年中國高速公路機電市場研究報告
近日,賽文研究院發布《2021年中國高速公路機電市場研究報告》。
報告對“十三五”期間及2020年高速公路機電市場進行多方面分析,涉及國家政策、市場規模、市場熱點、參與企業及未來發展趨勢等內容。
報告顯示,隨著取消省界收費站這類大項目的收尾,2020年高速公路機電市場總體規模及千萬項目規模等都出現穩定回落,視頻云聯網、車路協同、智慧高速等細分領域成為拉動行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01
政策推動
高速公路是政策性市場,國家政策不斷引導高速公路信息化的發展進程。
2019年取消省界收費站工程開展之前,政策主要圍繞提高ETC滲透率、開展新一代交通控制網示范應用、加強通信網絡建設等內容展開,為全國高速公路“一張網”運營做鋪墊。
取消省界收費站后,各省ETC門架大規模建成,ETC滲透率、通信網絡等問題已經解決,政策開始向高速公路智能化其他領域傾斜。
為解決高速公路視頻監控存在“看不到、看不全、看不清、看不懂”的問題,打通部省之間視頻聯網通道,實現高速視頻數據的“可視、可測、可控、可服務”,2019年高速公路視頻云聯網實施方案和技術要求、工作進展等政策安排不斷出臺,各省云聯網工程陸續推進,2020年4月,G1-G7視頻聯網示范工程基本完成。截至2021年6月,全國部省視頻云聯網工作基本完成,約14萬路視頻接入全國視頻云平臺。
2020年,國家提出新基建政策刺激國內經濟發展。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類。其中信息基礎設施的發展將推動5G、北斗系統、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高速公路中的應用,從而推動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的研發應用;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將深化ETC門架數據應用、推進車路協同等設施建設、豐富車路協同應用場景。
2021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和“十四五”規劃政策相繼出臺,繼續從國家政策層面推動公路智能化建設,包括完善道路視頻監控設備,推動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加強泛在感知、終端聯網、智能調度體系建設等。
02
新興智能化市場崛起
2019年7月,交通運輸部發布《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交通運輸信息化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從政府層面再次重申了高速公路信息化的發展方向。
隨著取消省界收費站項目收尾,2020年高速公路機電市場呈現穩定回落。數據顯示,傳統三大機電的市場規模超過70%,仍然占據主要份額,而且在傳統機電項目上進行了一些智能化的延展,比如收費系統中新增了稽核平臺及云平臺租賃、監控系統中包含了設備高清改造及加密、事件檢測系統設備等。
視頻云聯網、數據深度挖掘應用、車路協同及智慧高速等在內的新興智能化市場規模逐漸增加,市場蓄勢待發。
2020年是視頻云聯網工程主要落地之年,全國項目市場發展迅速,全年市場規模超過30億元。從項目數量來看,市場集中在江西、浙江、河南等省份。從項目規模來看,江西、黑龍江、甘肅等省位居前列。
目前全國聯網工程初步完成,部省平臺均已建成。后續將主要朝“視頻智能化分析”階段邁進,市場項目也將轉向此方向鋪開。交通事件檢測作為視頻智能化分析的落地應用之一,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高速隧道中,在新建智慧高速中成為標配,已建高速中路段上應用相對較少。視頻云聯網的智能化發展將推動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檢測市場的發展。
監控系統中,除了視頻設備,氣象設備也是前端感知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智慧高速的發展,以氣象狀況為主的“(準)全天候通行”概念和需求開始出現,氣象監控重要性逐漸凸顯。
據賽文研究院觀察,2020年關于氣象監測預警系統/平臺類的專項項目逐漸增多,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西、浙江、湖北等地,這些地區也是團霧等惡劣天氣多發地區。此前氣象監測設備多集成到高速公路三大系統維護、公路智能化示范工程中,很少單獨立項。
智慧高速的建設也在不斷推進。據賽文研究院統計,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智慧高速公路有近30條,總里程近4000公里,覆蓋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江西、吉林、河南、廣東、山東、湖北、四川、湖南、重慶等13個省份。
相比傳統高速公路1億元/公里左右的造價,智慧高速造價普遍偏高。據統計,杭紹甬高速計劃建設成本為4億元/公里,京雄高速北京線計劃成本更是高達6.9億元/公里。高昂的建設投資大部分用于各種智能感知設備的布設,包括激光雷達、雷視一體機、氣象檢測設備等,從而實現自動駕駛、自由流收費、車流統計分析、車道級信息管控、全天候通行、全壽命周期智能養護等基礎應用和創新應用。
作為智慧高速的典型應用,車路協同相關項目市場也不斷擴大。賽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高速公路車路協同項目主要分布在河北、重慶、北京、四川、山東、江蘇、河南和浙江這8個地區,這些地區也是智慧高速建設地區。
目前車路協同在高速公路中的基礎業務應用場景主要包括入口及合流區預警、隧道監測及預警、彎道監測及預警、異常天氣監測及預警、出口監測及預警。此外,高速公路上物流車輛及卡車的隊列編組有望成為最早落地的信息服務類場景。
除了目前采用的ETC自由流收費外,基于北斗定位的自由流收費也正在課題研究階段,在江西、海南進行。從目前來看,推進北斗自由流收費,不但要改造車道,而且需要車輛安裝高精度北斗定位終端,配套設備還包括建設北斗地基增強站,以實現北斗厘米級高精度定位。這些設備的成本高,目前還難以實現大面積落地。
03
市場競爭激烈
2020年高速公路里程已達到16.10萬公里,已規劃國家高等級路網建設基本完成,未來除了西北等高速建設相對落后省份外,全國新建高速公路項目將逐漸減少。除了各條新建及再建的智慧高速外,高速公路信息化將主要圍繞存量高速的信息化改造展開,且每年需要維護以及升級改造的道路里程將不斷增加。
高速公路因為投資建設主體的緣故,各路段運營公司主要負責本地高速公路的運營管理和智能化項目建設。路段公司在保證高速的安全暢通,更關注的是要通過收費實現成本回收,除非強制政策要求和降本增效的實際效果保障,路段公司主動開展智能化項目建設的意愿并不強烈,即使開展相關項目,其中大部分由當地交投的信息化公司介入,剩余面向全國招標的項目才會被集成商、設計院等企業等瓜分。
傳統高速機電市場中,集成商、地方交投的信息化公司和地方設計院是主要參與者,且出現各地交投集團下的信息化公司壟斷當地市場的局面。
在相關政策加持下,眾多新玩家紛紛入局,市場參與者更為多元化,整個高速信息化市場呈現百家爭鳴的新格局。其中既有阿里、百度、騰訊、華為等互聯網科技公司,也有連云港杰瑞電子等老牌城市智能交通集成商,還有中國信通院及中交國通等國資、部屬企業的參與。
新興玩家中互聯網科技企業雖然具有資本、創新技術優勢,在城市智能交通市場發展迅速,但高速領域與城市交通的管理體制及發展階段的不同,互聯網企業在城市的相關項目經驗不能直接復制到高速市場中,所以在高速市場競爭中并非一帆風順。
隨著百度、阿里、華為等企業在云存儲、云計算、AI技術、C端觸達能力和高精地圖等方面能力差距的縮小,各科技企業在智慧高速市場中的技術手段和解決方案逐漸趨同。未來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各家企業將更多通過與各地方交通集團、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方式進行跑馬圈地。
關于調研的更多內容,詳見《2021年中國高速公路機電市場研究報告》。
報告購買信息:
【編寫機構】:賽文研究院(www.rildgs.cn)
【報告類型】: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報告名稱】:2021年中國高速公路機電市場研究報告
【交付格式】:PDF電子版,中文版
【交付方式】:EMAIL電子版
【報告頁數】:163頁
【字數】:79970字
【釋放日期】:2021年7月
【交付日期】:簽訂購買協議并支付合同款后2個工作日內
【聯系電話】:010-53396837
《2021年中國高速公路機電市場研究報告》簡本可聯系賽文小柒獲?。ㄎ⑿牛簒iaoqi7its)
- 延伸閱讀
- 2021年中國車路協同市場研究報告
- 2021年中國道路交通信號機市場研究報告
- 2021年中國城市智能交通市場研究報告
- 2020年中國高速公路機電市場研究報告
- 2020年中國道路交通信號機市場研究報告
- 2020年中國車路協同市場研究報告
微信二維碼
新浪微博
交通包打聽
企業新聞
+更多百度阿波龍Ⅱ移動空間正式發布,即將落地廣州黃埔
2021年8月5日,百度Apollo 全新一代自動駕駛小巴阿波龍Ⅱ在廣州黃埔正式亮相。阿波龍Ⅱ整車迎來重磅升級,擁有比肩Robotaxi的自動駕駛能力...
廣東電信簽約2021第六屆華南智能交通論壇戰略合作伙伴
海信捧回兩份權威測試認證證書
海信推出智慧樓宇綜合管控平臺
當下,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正引領城市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發展,樓宇作為城市的基石,智慧化轉型升級是必然趨勢。